在易学的广袤领域中,《周易本义》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经典著作,它犹如一座灯塔,为无数追求易学智慧的人照亮前行的道路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《周易本义》,领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。
《周易本义》的作者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。朱熹,字元晦,又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 ,是程颢、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,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儒学思想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,也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,世人尊称为朱子。他一生著述颇丰,在经学、史学、文学、乐律等诸多领域均有深入研究,而《周易本义》便是他在易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果。
朱熹所处的南宋时期,邵雍、程颐和张载三家易说影响广泛,尤其是程氏易,经过程门后学的阐发,成为南宋易的主流。然而,朱熹站在理学派的立场上,认为当时盛行的伊川易学过于侧重言义理而忽视了象数,于是决心撰写《周易本义》,以恢复《周易》的本来面貌,探寻《周易》的真正本义。
《周易本义》采用吕祖谦的《古周易》本,经传分列不混,以上下经为二卷,以《十翼》为十卷,一共十二卷。卷首列有《周易本义卦歌》和《周易本义图》 ,其中卦歌有助于学者记忆和理解《周易》的卦象、卦理,易图则包含河图、洛书、伏羲八卦次序图等,这些图蕴含着天地自然之易的精髓,展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生成与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。
在内容上,《周易本义》兼采两汉、魏晋、隋唐易说,融占筮、象数、义理于一体。朱熹认为《周易》本质上是卜筮之书,其目的在于断吉凶。他在注解中依据象数推求义理,以理释易、以易证理,对各卦爻的注释充分发挥了性即理和重义轻利的伦理思想,以注《易》的形式为其宇宙观和伦理观寻找理论依据。比如在解释乾卦时,从象数角度分析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,象征纯阳至刚之性,对应自然界的天,具有刚健、运行不息的特性;从义理层面阐述乾卦蕴含着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,激励人们在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进取。再如坤卦,朱熹指出坤卦为纯阴之卦,卦象对应地,具有柔顺、承载万物的特质,义理上倡导人们具备柔顺、包容的品德。
《周易本义》的价值不可估量。它是易学继王弼注、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,自元代开始,成为官方肯定的权威著作,影响元、明、清三代官学长达六百余年,在明清时代被科举考试奉为正宗,为后世的易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阐释空间,在易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对于初学者而言,书中详细的卦象分析、义理阐释以及卦歌、易图等内容,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入门,理解《周易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;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易学研究者,朱熹独特的解经方法、深入的理论探讨,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,有助于进一步挖掘《周易》的深层内涵。
下面为大家列举《周易本义》的部分目录,以便对其内容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:
- 卷一:上经乾传第一(包含乾卦、坤卦等卦辞、爻辞及注释)
- 卷二:下经咸传第二(包含咸卦、恒卦等卦辞、爻辞及注释)
- 卷三:《彖上传》(对部分卦的彖辞进行解读)
- 卷四:《彖下传》(对另一部分卦的彖辞进行解读)
- 卷五:《象上传》(对部分卦的象辞进行解读)
- 卷六:《象下传》(对另一部分卦的象辞进行解读)
- 卷七:《文言传》(对乾、坤两卦的文言进行阐释)
- 卷八:《系辞上传》(阐述《系辞》上的内容及相关义理)
- 卷九:《系辞下传》(阐述《系辞》下的内容及相关义理)
- 卷十:《说卦传》(解读八卦的象征意义、变化等)
- 卷十一:《序卦传》(讲解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及内在逻辑)
- 卷十二:《杂卦传》(对各卦之间的关系进行杂糅式解读)
无论你是对易学充满好奇的新手,渴望开启探索易学奥秘的旅程;还是在易学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学者,希望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灵感,《周易本义》都绝对值得你深入研读。它将带你穿越时空,与古人对话,感受《周易》的博大精深,领悟其中蕴含的宇宙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相信在阅读《周易本义》的过程中,你会收获满满的启迪,对易学有全新的认识和感悟。